您现在的位置: 五通桥新闻网 >> 新闻快报>> 乡村季风>>正文内容

竹根镇:方杰的抗“疫”战记

作者:     来源:     发布时间:2020年02月17日    点击数:

——民盟五通桥区总支盟员方杰同志抗“疫”战记

本网讯 方杰,女,从医20载,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。2008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,性格开朗、豁达,乐于助人。

第一篇:坚守

1月27日初三,往年的这一天应该是走亲串戚,爆竹声声,阖家团聚的时候。但今年对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方杰医生而言,却显得格外不同。

早在1月24日除夕下午,方杰医生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接到上级通知,公共卫生科的医护人员全员到位,严阵以待,进行院外流调工作。而方杰医生所在的门诊初二下午接到中心领导上班通知,全力应对疫情。

初三的天气不太好,一直下着绵绵细雨,阴冷的风吹入领口,让人打着寒颤。由于疫情,大过年的街上显得格外冷清,空旷的街道映着冷风细雨,天空也变得压抑了。方杰医生告别了家人匆匆赶到医院,口罩、手套迅速发放,气氛凝重起来,院长慎重地告诉各个部门:“由于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,疫情严重,为防扩散,乐山市迅速行动,我们中心是整个竹根镇疫情防护的最前沿,各个科室都要打起精神,坚守住各自岗位,坚守在防疫抗疫第一线!”使命在召唤,责任在心中,回岗意味着抗“疫”开始了。

第二篇:温暖

方杰作为门诊首诊的一名医生,处在中心临床工作的最前沿。她的职责既要接诊常规病人,还要对湖北回归人员进行摸排、首诊,对异常人员进行分流,疑似病人迅速通知疾控中心接人。看似简单,但责任重大,容不得有半点懈怠。

接诊常规病人平时还好,现在特殊时期,病人的焦虑迅速放大。“不用担心”“没事”“放轻松”“相信我们”……这些语句成了方杰医生的口头禅,有时为了安抚一个病人的不良情绪甚至要花上半小时或更多的时间。特别是有湖北武汉接触史需送交疾控中心的患者更是情绪激动,出现抗拒行为,语言伤害也是常事。但方杰医生从无半句怨言。

“我觉得是我工作做得不够细,考虑得不够多,应多换位思考,站在患者角度理解他们的过激行为,对患者的恐惧和焦虑,我作为医务人员真希望能多分担些。”还是质朴的语言,但在寒冬里犹如春日的束束骄阳,洒在人的心上,温暖着整个季节。

第三篇:鏖战

每天早晨8点,天刚亮,方杰医生都是早早来到医院,揉搓着冻僵的手,打开电脑,生硬地写上今天的日期,新一天的接诊开始了。

忙着为患者量体温,询问发病前14天的旅行史或可疑暴露史,写医嘱,开药,记录……每天流水式操作,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,紧张、忙碌,头脑中的“弦”时刻紧绷,就怕漏诊了疑似病例,更怕出现确诊病例。一天、二天、十天、十五天……觉得再也“战”不动了,就想好好躺下美美睡一觉。

“想是想,但不行呀,现在抗疫防疫到了关键时刻了,医院人手也很紧张,说累比得过公共卫生科的吗?他们每天上门对外出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,和他们相比,我们还算好的了。在他们的鼓舞下也要抖擞精神,继续鏖战。这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的使命。”方杰医生铿镪有力的语言,承载了多少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大爱。危险系数高,工作量大,连续作战的疲惫在这份大爱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,她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!

第四篇:牵挂

2月10号,孩子在网上开学了。平时儿子的学习由方杰医生主管,现在也只能是电话叮嘱。在送走一批病人后终于得空给儿子打个电话。叮嘱学习要自觉、网课要认真,别玩游戏……早出晚归已经好几天没跟儿子正常说说话了。还想说几句,又来病人了。牵挂只能默默放心中。

2月11日,方杰丈夫打来电话,平时温柔的丈夫有些愠怒:“爸觉得胸痛,现在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,你这段时间忙我理解,但现在是不是可以请个假来一下。”方杰顿时惊愕了,怎么回事?严重吗?这段时间一直忙工作,真的忽视家人了。一边是父亲重病,心急如焚;一边是就诊患者,责任担当。“再等等,再等等。”心中默默祈祷。电话再次响起,传来丈夫凝重的声音:“检查后情况不太好,医生说要做穿刺,病检。”父亲的病情尤如针锥,刺向心头,作为独生子女的方医生,恨不得立刻就飞到爸爸身边,肩负起自己的责任。内疚、自责与连日鏖战的疲惫、焦虑汇成一股汹涌的潮水,一寸一寸将她柔弱的身躯一点一点淹没。可排队就诊的病人仍在增加,周边医护人员仍跑前跑后忙碌。擦干眼泪,站起来。

“我有我的家,有我牵挂的亲人,而每个病人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家,都有同样牵挂他们的亲人。‘健康所系,生命相托’在我不爱红装爱医装的那刻就已经锁定。”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,她用她的行动挑起了责任的重担,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。

忙完一切后,方杰终于向医院请了假,急切奔赴又一所医院,这次是为了病重的老父亲。

分享到:

相关文章